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全站平台网站!
服务热线:0535-6530223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好一座“望海楼”(陈述文学)

来源:江南体育全站平台    发布时间:2023-07-05 12:03:56

  

  高高的塞罕坝上有一座月亮山,月亮山顶有一方开阔的平地,平地上有一座白色的三层小楼。

  平地是金黄的细沙粒,有足球场那么大,平平展展。小楼是白色做底儿,浅灰色镶边,在蓝天白云下矗立着,夺目又浓艳。

  这方方正正的小楼,四个面都有窗户。特别第三层,每面竟有两个大窗户,四个面便是八扇大窗户。

  每扇大窗户都被擦得一干二净,透透亮亮,乍看像没有装着玻璃。每扇大窗户又像一只目光灼灼的大眼睛,从不同视点俯视着山下那一片绿色的苍茫林海。

  没有海,何故叫“望海楼”?噢,这海是绿色的千顷林海。你看那高高低低的山岭,绿得多么茂盛!深绿、浅绿、苍绿、灰绿……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绿,层层叠叠拥抱着塞罕坝,绿是塞罕坝的颜容,更是塞罕坝的生命。

  其实,最早的时分叫“望火楼”,张望是否有火情,有火情就要第一时间陈述,第一时间补救。

  塞罕坝最怕的是“火”,地火、雷火、焰火,什么火都不可,一个火星都会将林海毁于一旦!这林海并非天然,它是人工林海,是人工一个树坑一个树坑刨下,一棵树一棵树种下的,每一棵树都感染着双手的血泡和汗水呀!

  后来,有人提出将“火”字改成“海”字,“林海”之外的另一层意思,海能镇火,海能救活,有海就无火。好一个神来之笔!

  从1962年起,三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战天斗地,在干旱的沙漠山地上栽树造林,从独木到成林,从成林到成规划,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油松林、云杉林、白桦树林、柞树林、山杨林、榆树林……一年年,一代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直至今日的115.1万亩,该是多么巨大的工程!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立了一整套防救活体系,装置生态阻隔网,建立防火指挥中心,装备无人机,林火视频监测体系、雷达预警监测体系、火场标绘体系……

  这份差事最熬人,每天就在小楼里盯着那片绿,没有交际、没有文娱、见不到爸爸妈妈儿女,简直与世隔绝。一天、两天还好说,如果是一年、两年、十年、无限期呢?

  它坐落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这儿最低海拔1010米,最高海拔1939.6米。

  住在月亮山望海楼里的,是一对夫妻。男的叫刘军,女的叫王娟。他俩同岁,本年虚岁52岁。

  夫妻俩一同上望海楼,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考虑。一个人必定不可,谁还没个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呢?两个人轮值,早晨6点到晚上9点是15分钟一陈述。晚上9点后9个望海楼分红3组,每组值守3小时,每小时陈述一次。

  陈述的如同永远是正常,正常,正常……但是他们知道,哪怕一个不正常,便是天大的事,是消灭千年大计的事。只要早发现,早陈述,早补救,才干保证森林资源安全。夫妻俩重复说,咱们一刻也不敢放松,不敢呀,心里那根弦时间紧绷着呢。

  选夫妻俩同在望海楼里作业,另一层意图是陪同和照料。究竟这份作业太单调太单调太孤寂了,夫妻间的相偎相依,能缓解心境。

  刘军身段严严实实,面庞老实朴素,眼睛不大,眼角的鱼尾纹里总是藏着笑意。他话不多,你问一句他才说一句,你不问他就不说,缄默沉静着他也不觉得为难。他脸上总是乐呵知足的,如同日子里就没有“烦恼”这俩字。

  王娟呢,中等身段,大眼睛,双眼皮,椭圆脸,脑门亮堂,脑后扎一个马尾。用刘军的话说,她年轻时但是一个大美人呢。现在她也不丑陋。她也总是暖暖地笑着,说话不紧不慢,柔声细语,像邻家大姐姐般让人乐意和她接近。

  夫妻俩太有夫妻相了。也难怪,俩人成婚28年了,特别是在这望海楼里也有14年了,每日除了眺望林海,便是你看我,我看你,相看两不厌,连言谈举止都变得像一个人了。

  日常供应由千层板分场派车送来。一般是一个星期送一次,下大雪的时分,车上不来,要等雪化了些才行,因而常常需求多备些食物。

  从山下到月亮山顶,五六公里的路。虽然不太远,但有一段山路太陡了,那个大坡直上直下的,没有点技能的人开不上来。再加上积雪路滑,谁走到这儿都发怵。

  不是旅行时节的话,整座月亮山就他们两个人,除此之外便是树,便是呼天啸地的“白毛风”,风能把二百来斤重的大胖子推个趔趄,瘦弱的人能给推下山崖。连傻狍子也由于怕风怕冷不见了踪迹。最冷的时分零下43.3摄氏度。除了上山送物资的,几个月不见一个人影。

  旅行时节游客也很少上到山顶。就算上来了,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在小楼里,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是没有时间出门去搭讪几句的。真有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味道了。

  先清扫一楼卫生。卧室在一楼,一张不大的双人床,一个小床头柜,曾经烧煤气时的锅炉、现在改造后的电锅炉。山上冷,一年有七个月需求供暖,全赖这锅炉了。取暖得他们自己烧。此外还有一个供水室。小楼外不远处打了一口170多米的深水井,用的水是从井里抽来。——一共才20平方米,这些铺排把房间占得满满当当的。但她是勤谨的女性,床布总是洗得干洁净净,床铺铺得没有一丝褶皱,锅炉上、窗台上、地面上,没有一丝尘埃。由于洁净,竟也不显得那么乱了。

  擦洗好一楼,她就去二楼做早餐。把两袋牛奶倒进牛奶锅里加热,又洗了两个鸡蛋,在小锅里煮。趁这会儿时间,把二楼的卫生也做了。厨房、餐厅、卫生间都在二楼,除了灶具,还有一个不大的冰柜,基本上不开,成了他们的食物储藏柜。少顷,牛奶冒起热气,鸡蛋在沸水里“咕咚咕咚”跳起小舞。

  又是一个夸姣的早晨啊。她轻声哼起歌来,是邓丽君的歌,甜美蜜。年轻时她也是歌迷,也有着姑娘们的愿望呢。

  她把牛奶分倒进两只碗里,鸡蛋煮八老练刚刚好,捞出来用冷水浸一下,剥了皮,白玛瑙般干净水滑盛在小碟子里。餐桌是一个小长条,状如小学生课桌,好在就他俩吃饭也够用了。外人是不允许进望海楼的。

  做好这一切,她就到三楼去了。三楼的他早已进入了作业状况,正在用高倍望远镜向四处眺望呢。

  她就接过他的望远镜,透过窗口,向五湖四海望着。她喜爱那绿,绿得叫人愉悦,叫人心里舒畅。还有这天,瓦蓝瓦蓝的,像海水,白云一朵朵在“海里”漂浮着。

  窗下有一架三脚架支起的罗盘,用来定经纬度的;一个斜面月亮山望海楼方位图,和罗盘结合着运用;一张作业桌,桌上一部作业电话,一台作业电脑,一只水杯;桌下一只暖水壶;一架高倍望远镜;墙上贴着望海楼眺望员作业制度、三代望海楼的相片图。这便是作业室的悉数了。

  不大点时间,他就上来了。他现已穿上她新洗的作业服。那是林场给他们发的,深蓝色,褂子左胸口有一条红底黄边的图标,图标上印有四个黄字:护林防火。字旁是钻石形的林海图。

  这红黄图标,在深蓝色的衣服上分外夺目,像徽章,似在时间提醒着主人身上的责任,像红花,似在给予这份作业无限的荣耀和欣赏。

  虽然这望海楼里只要他们两人,但他们决不怂恿自己穿得随意一点,舒畅一点,他们是在作业不是在家里,决不能懒散,思想上一懈怠,就会出问题。

  她走下楼去吃饭。等她上来的时分,和他如出一辙的作业装也穿上了。衣服一上身,她就有了女兵的飒爽英姿,就有了典礼感,精气神立马都提起来了。

  他用望远镜向远处望,她在一边拿着记载本工工整整地记下:正常。这个本,是林场发给他们的,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每个时节一个本,每个本上都有每一天每一时间段的记载。每逢他们看着那一长溜“正常”,就会觉着自己为塞罕坝的安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就会心满意足起来。

  不记载的时分,她也会跟他一块儿看,从一面窗户走到另一面窗户。20平方米的空间里,就这样走来走去,一天也不知道走多少圈。他人看来的单调,他们却乐在其间呀。

  当他把目光从林海中收回来,就会不自觉地落在墙上那一组三代眺望楼相片上。他总是看它,看不行,看一次心里就会翻滚起一次浪潮。

  相片被切割成三个椭圆形,最上面一张是一幅黑白相片,相片上配文:“第一代眺望房舍马架子”。

  马架子——状如卧马,是用泥巴和树枝搭成的窝棚。先用几根圆木在地上搭成“人”字形骨架,两头糊上一层泥墙,泥墙上再盖上干草,一头开门,人就能住进去了。马架子里无法取暖,席地铺一层干草,人睡在上面,冬冷夏潮。

  这样的条件,其艰苦可想而知。但那时的眺望员,包含林场的造林工人,都是相同苦呀。

  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结业生,与原有三个小林场的林业工人组成了369人的建造大军。

  369人,平均年龄缺乏24岁。这一群年轻人啊,用幼嫩的双手、芳华的豪情,战胜常人不可思议的困难,在塞罕坝上发明了地球奇观。

  父亲刘焕儒便是其间一员,现在看来,应为林一代。父亲1943年生,19岁的他已投身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众多工程,施工、积肥、挖坑、育苗、栽树、防火……

  幼年里爸爸妈妈每天都早出晚归。母亲吕桂珍,1948年生,比父亲小5岁。母亲虽仅仅林场的临时工,但也积极参与了林场的栽树、除草、扩穴、割灌等作业。

  爸爸妈妈生了5个子女,刘军行三,上有一哥一姐,下有两个弟弟。爸爸妈妈没空管孩子,就大的带小的,摸爬滚打着竟也长大了。刘军明理,很小就会照料弟弟,给全家煮饭,俨然一个小大人。

  那时分他最盼的是下大雨,由于一下大雨爸爸妈妈就可以不必上班了。母亲倒一点点油,给他们烙一顿最爱吃的莜面饼。五个孩子围着锅台,等着母亲给他们一人分食一小块。啊,那味道,至今都是他夸姣的回想!

  1992年,21岁的刘军经过考试成为林场的正式工人。刚开端,刘军在护林防火检查站当检查员。2008年,他自动请缨,和妻子王娟上了小光顶子望海楼,2018年又调整到月亮山望海楼。

  父亲得了糖尿病并发症,肠胃、肝脏都出了问题,78岁逝世。母亲得了宫颈癌、风湿病,68岁逝世。长时间超负荷的露天作业,许多林业工人都疾病缠身。林场没有医院,弹尽粮绝,早年逝世的第一代建造者们,平均寿命只要52岁。

  第二代望海楼建于2004年,青砖修建,高约三层,底座杰出一间,最上层有一圈窗户。外形如古代烽火台,巩固、厚重。年代在开展,国富民强,塞罕坝耸峙起来了!

  第三张相片,便是现在的第三代望海楼。它建于2016年,比第二代更宽阔亮堂,视界更开阔,日子也更宜居。

  刘军在相片前怀念着父亲,回想着幼年,他的目光有些湿润。他总是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爸,您定心,塞罕坝有咱们呢。”

  每天晚上9点后,是刘军和王娟最等待的韶光。他们的“小棉袄”会跟爸妈微信视频。

  “不累。姑娘,今日医院里病人多吗,作业上没费事事儿吧?”女儿刘文琦,本年28岁,现已参加作业,在围场木兰医院当护理。当妈的抢着跟女儿说话。

  刘军呢,把头靠近屏幕,他仅仅看着女儿笑,娘儿俩的对话,他只在一边帮腔。一看到女儿芳华的笑脸,他一切的苦累都没有了。

  “晚上吃的什么饭呀?别总点外卖吃呀,仍是要吃家常饭,晚上喝点热粥。”王娟叮咛道。

  如同便是这些话,也没新内容,可他们却聊得美好而满意。电话、视频、语音,网络,缩短了亲人世的间隔。

  女儿自小跟着奶奶长大,上了学,就保管和寄宿。教导作业?哪有过。好在女儿自立自强,日子上不必操心,学习也很优异。大学学医,结业后有了安稳的作业。上一年成婚了,小两口恩恩爱爱,和和美美。

  女儿也曾仰慕其他小朋友有爸妈带着去玩,去下饭馆,为什么林场的爸妈们都不论孩子?女儿大了理解了,林场的爸妈是最“巨大”的爸妈。女儿开端天天跟爸妈视频了,爱情比小时分还接近。

  在女儿、妈妈、妻子的人物中,王娟觉得自己仅有合格的是“妻子”这个人物。为了老公,为了林海,她做出了挑选。

  少女时,她爱美,爱音乐,爱和姐妹们一同疯玩。忽然被关进这小楼里,她哪能受得了?她心境压抑、焦虑、失眠。无人倾吐,就和他吵架。她怎样吵,他都不吭声。后来,她不吵了,习惯了。她爱上了看这片林海,那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的绿,真的很养眼呢。她也喜爱上秋天的塞罕坝,绿中加入了赤色、黄色、橙色,层林尽染,比画中还要美观呢!

  她也爱那湛蓝的天和皎白的云。塞罕坝是云的故土,层层叠叠的云,成团成簇的云,无法形容的云。清晨是金橙色的,黄昏是红彤彤的,雨后是霓虹般的。云改变多姿,纯纯洁净,像她少女时的心思,像她中年时的旷达……

  这烙饼,也常常使他想起小时分妈妈做的莜麦饼。不同的年代,两种不同的饼,他从中吃出不相同的况味。

  女儿为妈妈网购了一个智能音箱,这样,她在煮饭做家务时就可以听歌了。她对音箱说:“我要听邓丽君的歌。”旋律便回旋在望海楼中:“甜美蜜,你笑得甜美蜜……”

  她甜美又自豪,由于他们的看护,塞罕坝60年来虽偶有火情,但都被及时熄灭,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

  这便是他们作业的含义啊,她和他似乎听到了树的笑声,在白日,在夜晚,层峦叠嶂,松涛阵阵,充满着盎然活力!

  (作者:杨辉素,系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陈述文学《给漂泊儿童一个家》《坚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