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全站平台网站!
服务热线:0535-6530223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寻觅唐代木结构修建 梁思成林徽因以敦煌岩画“导航”

来源:江南体育全站平台    发布时间:2023-06-03 12:37:08

  

  这是敦煌岩画《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材料相片)。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寻觅到唐代木结构修建佛光寺,是修建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的重要发现之一。为他们“导航寻宝”的,竟是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岩画。

  上世纪30年代,有一种说法是,要看唐代木结构修建只能去日本。梁思成、林徽因一直深信我国有唐代修建。1937年,他们与我国营建学社的同仁前往山西,历经险阻,总算在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的修建、唐代的绘画、唐代的雕塑……唐代盛景尽在眼前。

  敦煌研究院讲解员边磊介绍,梁思成配偶长时间重视敦煌艺术。他们“按图索骥”的重要材料,是敦煌莫高窟第61窟的岩画《五台山图》。

  “第61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洞窟。《五台山图》是敦煌岩画中最大的一幅,面积挨近46平方米,约有半个羽毛球场大。”边磊说。这幅岩画中既有腾云驾雾的佛、菩萨,也有贩子日子、人世百态,修建多达200多个,人物有500多位,可谓“一面看尽众生相”。

  岩画中心部分,描绘了从河北正定到山西五台山方圆五百里的山川面貌。岩画中文字榜题多达195处,除了“大佛光之寺”外,还有“大王子之寺”“华之寺”等。“这些寺院都以‘大’字最初,契合古代文献《广清凉传》记载的五台山有‘十大寺院’的说法。这表明敦煌岩画有‘以图证史’的前史价值。”边磊说。

  《五台山图》也是我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佳作。岩画中,峰峦起伏,河流弯曲,一派新鲜俊美的风光。“敦煌地处戈壁沙漠,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看到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边磊说。

  现在,莫高窟第61窟已完成数字化收集加工。只需翻开“数字敦煌”网站,这幅13多米长、3米多高的岩画纤毫毕现,比在洞窟中欣赏愈加明晰。

  国际文化遗产莫高窟坐落甘肃省敦煌市。这儿保存着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的4万余平方米岩画,有“沙漠中的美术馆”之称。(记者 张玉洁)

  这是敦煌岩画《五台山图》中的客栈(材料相片)。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