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全站平台网站!
服务热线:0535-6530223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古路坝西安联大大学工学院_网易订阅

来源:江南体育全站平台    发布时间:2023-05-30 03:04:33

  

  驱车回家途经坐落南二环东段的西安科技大学时,“西科大”三个硕大的霓虹灯勾起了我的思绪。其实,这所西安人众所周知的学校,原名叫西安矿业学院,仅仅许多人并不知晓其前身能够追溯到1895年建立的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的采矿冶金科。1937年抗战迸发后先内迁西安,后再次迁徙到陕南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矿业工程系。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今日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在地处巴山深处的古路坝办学八年,培养英才很多,发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直到抗战完毕。

  八十多年的风雨变迁,尽管学校数次更名,但永难改动的是它深沉而又共同的文明传承,因为,它从抗日的烽烟中走来,从汉水之滨、巴山深处走来,从古路坝长夜的烛光中走来……

  古路坝(听说也叫鼓漏坝或屋漏坝),原本是地处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5里,汉中平原向大巴山过渡的浅山丘陵地区,现为董家营镇一个只要缺乏600户人家的小山村。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小的古路坝却在八年抗战中,与名噪一时的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并称为“抗战三台甫坝”,逃亡迁徒的数十所大学也曾被统称为“三坝大学”。这“三坝大学”的办学条件和日子境遇却截然不同。坐完工都华西坝的被喻为“天堂”,坐落重庆沙坪坝的被喻为“人世”,而其时声称国内工科榜首学府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却因地处大巴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而被戏称为“阴间”。

  那么,古路坝究竟是怎样一个奥秘、奇特而又崇高的当地呢?三年前的夏天,咱们一行人从汉中动身,由城固盐井出口下高速,再驱车穿过松竹林间的几里通村路,一个小时后便来到了古路坝村。这儿坝子高村子低,四周松竹叠翠,巴山丘陵环抱,空中俯视宛如怒放的莲花。坝上微风习习,坝下碧波依依,显得隐秘安静。眼前一座规模宏大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立于坝子中心,与坝下四散的村舍比较,显得分外别致和显眼。

  “这就是当年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原址。”在教堂圆顶木门前,随行者向我介绍。步入教堂,只见这儿占地约十几亩,呈中式四合 院散布,灰砖青瓦,四角飞檐,回廊衔接,中心平阔,正面主教堂可包容二三百人上课或做礼拜,两厢十几间房听说当年都是工学院教授住过的,中心是平阔的天井,不知当年可曾做过操场?要不是大门房顶的十字架和院内一尊汉白玉圣母像,倒真看不出是个具有一百多年前史的教堂,反而倒真是个抱负的书院。

  在教堂内转角处墙上镶嵌着一方石刻,上面记载了八十多年前那段难忘的进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进犯,全面抗战迸发。民族存亡之际,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连续中华民族科学文明火种,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于1937年末迁往西安,拟建立西安暂时大学。翌年头,因为战事日紧,潼关紧急,千余名师生在西安立足未稳,又不得不经宝鸡、过渭河、翻秦岭、越柴关、涉凤岭,一路风餐露宿、白手起家、历经艰苦,再次迁往汉中,谱写了抗战史上悲凉的西迁豪举。

  1938年5月2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县举办了庄重的开学典礼。但因校舍缺乏,供应紧缺,西北联大文理法商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相继在城固、勉县、南郑涣散办学。而工学院则由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与汉中天主教会签定借用合同,将坐落古路坝的主教府与修女院、老汉院及隶属设备免费供给校方办学,古路坝乡民也腾出农舍支撑办学。此间,尽管国立西北联大仅存在一年多即拆解分立为国立五院校,但不管在其时仍是今日,人们仍习惯地称这些大学为西北联大。

  在古路坝教堂外,有一片绿草茵茵的空位,耸立着一座数米高的方碑,正面是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寻根城固,在古路坝村举办隆重的纪念碑完工典礼时,由当年国立西北工学院毕业生、中科院院士、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闻名资料学家师昌绪先生题写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原址”碑铭。不远处,是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所立的“溯源志远”纪念碑。

  凝睇着眼前坝上这座座方碑,追溯着当年坝上夜读的点点烛光,我似乎闻到了八年抗战的烽烟硝烟,看到了千名学子在教堂草舍挑灯夜读时被蜡烛、油灯熏黑的脸庞,听到了他们不畏艰难、发扬蹈厉、工学报国的呼吁,也在心中镌刻下了从古路坝走出来的十余位中科院院士的姓名:两弹一星勋绩之一吴自良、方正知,我国微波与光纤通信的开拓者叶培大,我国电机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我国资料学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我国航空飞翔力学专家、飞机规划奠基人之一张桂联,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张沛霖,我国飞翔器操控与仿真范畴开拓者之一文传源……

  车子在南二环的车流中向西穿行,思绪在古路坝上空环绕徜徉。不多时,桥下就是西北工业大学那梧桐参天、灯光灿烂的学校。是啊,与八十多年前比较,从坝上烛火到众多星空,从镂木铄金到飞天巡洋,从工学抗战到科技强国,由古路坝诞生的十余所闻名院校犹如国之栋梁,树高千尺、根脉于斯,已将“公诚勤朴”的古路坝精力融入血脉、薪火相传,更化作民族复兴的力气,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快到家时,聚集了很多科研院所的西安高新区已是万家灯光,我脑海中似乎一直回荡着电影《古路坝灯光》中当年学子们团体吟诵时,那掷地有声的誓词:中华民族、泽被万方;巍哉学府,锻铸栋梁;墨客报国,何止疆场;科技进步,国乃盛强;佑我中华,此生志趣;古路灯光,愈燃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