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体育全站平台网站!
服务热线:0535-6530223
E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图文:打着电筒到现场木梯建立救命桥

来源:江南体育全站平台    发布时间:2023-11-13 21:19:56

  

  最早赶至救援现场的,是几位农民工。他们分别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第8标段排水沟渣厂(坐落318国道长阳县贺家坪镇堡镇村一组境内)的保管员陈卫东、包工头李松林和修建工姚金城、杨华春、胡绍红。

  陈卫东担任看守工地的修建材料,住在间隔客车掉落的谷底大约30余米的一个工棚内,他是第一个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的人。

  陈卫东回想,清晨3时50分许,“轰轰”的巨响把他吵醒,他侧耳细听,夜空中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叫:“救命!”他当即穿衣起床,冲出门外。

  此刻,屋外一片乌黑,还有大雾,能见度十分低,他操起手电筒往山崖边照去,一会儿惊呆了,只见一辆客车已支离破碎,但发动机还在滚动,山坡上杂乱无章躺着乘客。

  在车身周围的一小块平地上,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满面是血,躺在地上大喊“救命”;一名小伙子正将乘客往外拖,后来才知道是客车司机。

  陈卫东预备去救人,但渣厂与客车掉落点之间隔着一条深2.5米、宽5米(内宽3.5米)的排水沟。陈卫东当即拨打电话报警,并给包工头李松林打了电话。随即,他找来一把梯子,几根树枝,爬上水渠,搭起一座便桥,赶到彼岸。

  与此同时,李松林一边告诉渣厂的别的3名农民工赶来救援,一边火速赶往事发地,第一支救援队就这样组成了。

  陈卫东先后救出一名女孩、一名男孩,他们满脸是血,其间男孩的手臂也有伤。他把两个孩子背过水沟。李松林和大伙一道,从“救命桥”大将4名伤员背过水沟,并抬到已赶至现场的警车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书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告发电话: 告发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